精神文明

红色浸润育童心   多维赋能筑未来
——巴中市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

信息来源: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25 14:56

近年来,巴中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统筹资源、创新载体、强化保障,构建起“阵地支撑、品牌引领、活动浸润、服务护航”的立体化工作格局,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质增效。

一、夯实阵地建设,搭建成长“新舞台”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资源育人功能,全市3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211个图文博馆站(中心)全面实行免费开放,推行错时延时开放制度,年开放超300天,累计接待未成年人120余万人次。建成29个未成年人服务站点,打造“红领巾讲川陕”“小小讲解员”等专属活动40余场次,2000余名青少年沉浸式参与红色文化传播。创新推出10余项课后服务,开办暑期公益美术、书法、舞蹈培训班26个,累计授课500课时,惠及3万余名中小学生,实现课后服务从“有需必应”到“有质可循”的“新升级”。 

二、打造特色品牌,培育文化“新基因"。以文化浸润心灵,精心打造“巴山娃读经典”“秦巴大讲堂”“我是暑期读书王”等青少年文化品牌,年均开展“戏曲进校园”“非遗进校园”等活动40余场次,覆盖5万余人,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依托巴中红色文化资源,组织“红色之旅”“国旗下的演讲”等实践体验活动400余场次,20余万人参与;“川陕苏区映山红”宣讲队走进校园开展活动30余场次,通过红色故事宣讲、诗歌诵读、诗剧演绎等形式,打造“开学思政第一课”沉浸式课堂,让红色基因成为青少年成长的“新底色”。

三、丰富文艺供给,厚植精神“新沃土”。坚持以精品力作滋养青少年心灵,创作巴中首部文旅融合儿童剧《光雾森林奇遇记》、少儿川剧《新官上任》、少儿清音《种子》等原创作品10余个,引进红色诗剧《问君归期》、木偶剧《龙门传说》等优秀剧目进校园免费展演,通过“精品剧目进巴中”项目构建“家门口的艺术课堂”。年均输送文艺精品50余场次,惠及青少年10万余人次,让优质文化成为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“新养分”。

四、强化服务保障,筑牢成长“新防线”。一是织密心理健康关爱网。打造“为你而来 从心开始”服务品牌,印发专项方案,统筹5年时间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工程。组织党员干部、儿童督导员走访排查5000余名在册困境儿童,为289名中高考困境学生建立“一人一档案”,开展“红心润童心”走访、“明眸亮眼·正心修身”科普等“九大活动”14场次,覆盖640余人。投入300万元升级改造三级未成年人保护阵地,建成心理咨询室、社会工作室10余个,夯实心理健康服务根基。二是守稳文化市场安全线。在寒暑假、中高考等关键节点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,聚焦网吧、娱乐场所、培训机构等重点领域,去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,检查场所300余家,查办涉未成年人案件3起,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,营造清朗文化环境,为未成年人筑起“新防线”。

五、深化家校社协同,弘扬美德“新风尚”。以文明家庭建设为切入点,评选市级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“五好家庭”共计98户,通过晒家庭幸福、议家风家训、讲最美故事等形式,推动美德教育融入家庭生活。统筹学校、社区资源,开展“文明风尚进家庭”“亲子共读诵经典”等活动200余场次,促进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教育有机衔接,形成“三位一体”育人合力,让文明新风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“新向导”。


阅读:92  【字体:   
回到顶部